先说无人餐厅
2016年年初,米粉品牌“人人湘”在帝都推出“无服务、无收银、无采购、无专业厨师”。
2017年8月,炸鸡连锁店“德克士”用自助点餐和无人取餐柜。
2017年10月,口碑在阿里的大本营杭州一年一度的云栖大会上,展示了未来智能餐厅,诸如手势自助点餐、个性化推荐、餐前游戏、自动代扣技术等都是它的亮点。
再说新零售
2016年,马云在云栖大会上提出“新零售”的概念,2017年7月,马云又亲自到新零售样板店“盒马鲜生”体验,自此,整个互联网行业对新零售、O2O+、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讨论就不绝于耳。
无人餐厅也好,新零售也好,它们的本质是什么?
一直以来人类的经济文明推动的第一个方向就是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
其实,无人餐厅和新零售的界限分割的并不那么清晰,它们可以互相汲取对方的“营养”,甚至组合起来也并非没有可能。
自助点餐、智能取餐柜
减少服务动线、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体验升级
虽然柜台点餐是当前的主流,相比于传统的服务员到桌点餐,它的效率也更高,但这种方式的用户体验并不好,更何况随着技术的发展,柜台点餐也不再是最高效的点餐方式。

在传统的柜台点餐方式中,一则需要一个收银员(收银员往往兼顾点餐员的职责),二则需要一个送餐员,这是因为如果顾客点的餐食是提前预制好的,支付完成后就可顺手拿走,但对于有些需要现做的餐食,则需要由送餐员按号码牌送至顾客的餐桌前。
那么,与传统的柜台点餐、取餐相比,打组合拳的自助点餐和智能取餐柜,到底有哪些优势?
对商家来说,这一变化明显减少了收银员和送餐员的人力成本,更增加了效率;对顾客来说,节省了不必要的排队时间,增强了体验感。
1)、解决排队点餐的积弊
排队点餐中,只要前面有一名顾客纠结点什么,后面所有人就都点不上,这也是高峰期排队点单效率低下的根本所在,有时,后厨制作可能只需要3分钟,但往往排队点单要耽误10分钟。
发现二者其实有核心的不同,德克士未来店更多的是宣扬无人概念,而五芳斋智慧餐厅除了无人自助外,更重要的核心是用数据做驱动。

2)、外带、预付到取成常态,系统派单提高后厨效率
这种点餐、取餐模式,除了优化堂食的效率之外,还能把外带、预付到取等场景变为常态,提高餐厅整体运转效率。在就餐高峰期,许多餐厅无暇专门开辟一个外带窗口,但有了取餐柜,外带、到店自取的场景也就水到渠成了。
这种智能派单可以大大提高后厨效率,以前的派单流程是根据前厅的点单情况来,来一单做一单,但如果这时,线上又来了外卖的单子,后厨就会手忙脚乱,到底该做哪一个?如果按照系统出单的顺序,就会有条理地多。
数据线上化使营销成增量并反哺生产,人工服务被
智能服务所代替
在今天红红火火的互联网革命中,经济形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中,有一个环节功不可没,那就是线上化,我们常说万物皆连,这种“连”的前提也就是线上化。
自助点餐和智能取餐柜也适用于这一原理。

自助点餐环节,由于已经根据数据和算法实现了千人千面,每位顾客扫码点餐后,首页展示的菜单都不完全相同,以五芳斋为例,假设有A、B、C三位顾客,他们的喜好分别是粥、小吃、米饭,那么在他们的菜单首页,出现的菜品就极有可能分别是蛋黄粥、大肉粽和米饭套餐。
以前,扫码点餐的一大弊病就是菜品过多,滑动几个屏幕都找不到要点的菜,但如果系统可以智能识别消费者的喜好,消费者做决策就会快得多。
另外,只要消费在持续,数据就可以不断被累积,数据越多,对商家营销和后端生产的作用就越直接和精准。
1)、营销成增量
高客单、高客频的客群就是超级用户,这类用户就是企业的忠实粉丝,要给其一些会员权益,作为回馈,还可把这类用户作为新品试吃的首选。

2)、数据反哺生产
除了前端营销的提客单、拉复购,商户端累积的这些数据还可以反哺生产。
其实,很多餐厅的SKU很多,动辄高达上百种,产品线很长,商家认为这是给消费者利好,其实不然,在实际情况中,很多菜品其实一直处于灰色地带,点单率低,且占用着后厨的食材采购、存储空间,其实是个“拖油瓶”。
对爆款,商家多做活动,作为引流产品即可;而对于高毛利、低销量的菜品,就要增强曝光;对于低毛利、低销量的菜品,就可以从其细分大类(如凉菜、热菜、饮料)中优化出去。
3)、人工服务被智能服务所代替
顾客到底需要怎样的服务?是催促意味明显的点餐服务还是更智能、更得心应手的自助点餐服务?是流程化的、无法预知等待时长的送餐到桌服务还是有进度条的自取服务?
对于餐厅来说,优质的服务是必不可少的,但流程化的、冷冰冰的服务其实是在白白消耗商家和消费者双方的成本,站在人的角度,真正去变革体验和效率,从这个角度来说,此次五芳斋和口碑合作推出的智慧餐厅正是走在了趋势的前沿。
24小时零售区无人货架进阶为无人货柜,支付闭环形成,数据变革营销、反哺生产同样适用于零售
此次五芳斋的智慧餐厅项目,除了堂食部分的自助取餐和智能取餐柜,还有一个亮点就是24小时自动零售区。

类似于银行的模式,这个24小时自动零售区,相当于银行的ATM机,它就开在餐厅的旁边,堂食就相当于银行的大厅。
相比于五芳斋原有开放的、需要柜台的零售区,24小时自动零售区节省了人工,并且把营业时长延长,营业时间从原来的早10点半至晚22点,变为24小时的全时段经营,节省人工、延长营业时间这些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五芳斋的24小时无人零售柜内,会放置其招牌产品粽子、饮料咖啡、小食以及其它嘉兴小吃,为了给用户更好的体验,零售区还会准备一个加热机,这样,消费者在买完粽子等商品后,就可以即食。
但如果把无人货架放在餐饮店旁边,会发生什么?
这时,无人货架只需承担一些固定成本,如几平米的租金和水电费,原来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配货成本也就不复存在了,因为,餐饮店本来就有一套自己的物流、配送体系,它不需要像无人货架一样,去重新搭一个体系,自然付出的成本也就不会太高。
口碑的核心是数据产品化,那么,它和五芳斋共同推出的24小时无人零售柜,也自然不会停留在智能硬件和卖货的层次,因此,口碑同样把它的大数据、算法与零售柜融合在了一起。
也就是说,数据变革营销、反哺生产,可以用在堂食上,同样也可以用在零售上。
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无人餐厅和新零售融合的问题,并综合本文的内容,可以发现,无人餐厅运用的恰恰是零售的概念,减少人工、提高效率,这正是前厅后厨变革的核心所在,而新零售讲究的是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这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则是,如何将线下流量线上化,而餐厅是一个重要的线下流量入口,扫码则是一种重要的获取方式。
餐饮也是如此,提升效率是个永恒的命题,而通过软硬件技术的变革来提升效率更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
餐饮行业仍是典型的服务业,从现阶段来看,效率和体验似乎还是一对矛盾,但,哪些服务可以用更高效的方式代替?哪些服务可以朝极致化的方向发展?这些都值得各位餐饮老板重新审视。
在线咨询
TA们对餐饮的认知概念只有:好吃、好玩、可以约! 为了搞清楚……
这是一家不一样的西贝莜面村。 ▲尽管店外还挂着西贝的牌子,……
经营普通餐饮店,不会做营销、蹭热点,打折又太low,怎么办?……
截止昨天,最近最火爆的电视剧《延禧攻略》更新完毕。这部宫……
什么叫【互动体验】? 最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聪明的 餐饮 品……
餐厅装修设计,相对于关注 成本 和外观,其实最重要的是功能……